考试常识备考之早期人类与文化和夏商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与文化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⑴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考古学家称他们为元谋人。元谋人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⑵北京人

1929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被发现,同时出土了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年代为距今约70万年。

北京人的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相同,还保留着猿类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四肢发展很快,并由于劳动和直立行走,促进了头脑的变化。北京人

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这种打制的石器称为旧石器。他们还把树枝砍成木棒。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能够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

人已能使用天然火,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是早期的人类社会。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

北京人股骨

2.远古文化

⑴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年。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其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遗址已有上千处被发现,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半坡遗址有以下特点:

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②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③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也就是新石器。

④半坡原始居民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

⑤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⑵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它所属的文化也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氏族公社文化的代表,它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

特点:

(1)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2)河姆渡人能建筑结构比较复杂的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河姆渡人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即新石器。

(4)河姆渡人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

(5)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候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受到尊敬。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夏商时期的考点汇总

【考点1】二里头文化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专家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宫殿建筑基址。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考点2】殷墟

商朝时期我国古代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前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而屡次迁移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都城因年久失修而废圮,称为殷墟。

【考点3】甲骨文

甲骨文具有如下特点:

(1)写在龟甲或兽骨上;(2)清末发现于河南殷墟;(3)记载占卜结果;(4)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 (5)说明商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文明,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6)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甲骨文

【考点4】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具体表现如下:

1.在手工业作坊里,人们把铜、锡、铅放在一起冶炼青铜。熔炉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左右。

2.商朝青铜器形式多样,有器皿、武器、工具等。

3.后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之作。

青铜器

上一期常识备考内容:明朝、清朝考点汇总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一定要记牢哦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