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四化”看贵州|贵州向化工产业强省迈进


现代化工作为贵州重要工业支柱以及特色优势产业,因其巨大潜力和特别优势,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依托丰富的磷、煤、重晶石、锰矿、汞等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磷化工、煤化工、钡盐、汞回收、橡胶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基础,培育了贵州磷化集团、贵州轮胎、黔希煤化工、红星发展等一批优强企业。无论是产业标签还是企业名片,都为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全面夯实现代化工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以来,贵州省全力抓好现代化工产业倍增行动各项工作,全省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至7月,全省规上化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4.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16.5%。

磷化工的制胜法宝

作为现代化工产业的重要板块,经过多年发展,贵省州磷化工在国际国内具有强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贵州是我国磷矿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磷富矿资源最多的省份。据最新贵州省自然资源公报,截止2019年底,全省磷矿查明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7%,居全国第三位;磷富矿(P2O5>30%)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的56%,位居全国第一位。

在资源优势的赋能下,贵州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磷化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开磷集团和瓮福集团两大国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组建成立贵州磷化集团,成为在全球具备重要影响力的磷化工领军企业。贵州川恒化工、贵州金正大、贵州芭田等企业也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贵州安达科技、贵州威顿晶磷等企业在高端精细磷化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贵州磷矿、磷肥、磷铵、黄磷、硫酸生产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产量在国内均排名前三。此外,贵州不断创新磷化工技术,提升磷化工的核心竞争力。

一路走来,贵州省多项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有着重要的“话语权”。贵州省湿法净化磷酸、高浓度磷复肥、三氯氧磷等生产装置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磷矿伴生资源回收利用、湿法净化磷酸等工艺技术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省内企业自主研发的磷化工生产过程中回收氟硅碘资源、硝酸分解磷矿制取高纯度石膏工艺和磷石膏制酸联产碱性肥料等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磷酸三钙、电子级磷酸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上述这些“制胜法宝”的赋能下,贵州磷化化工产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健全的产业体系。

据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贵州已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的磷及磷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现有90%以上磷化工企业分布在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和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已形成开阳—息烽,瓮安—福泉两大磷化工产业集聚区。

煤化工的前行密码

六盘水、毕节和黔西南等地,是贵州省现有煤化工主要分布区域。同时,在开阳县、息烽县、桐梓县、福泉市等地布局有较大规模合成氨生产企业,作为配套化肥产业发展。这些区域,聚集了一批批煤化工企业和化肥企业,他们在黔中大地上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煤化工企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等技术和装备。比如,天福化工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壳牌粉煤气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贵州煤掺烧石油焦配方技术,实现了气化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黔希乙二醇采用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建设的乙二醇装置已实现正常运行,技术、能耗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黔希煤制乙二醇项目,是贵州省布局的煤炭深加工重点项目。黔希化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突破技术瓶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今年上半年,黔希化工受益于乙二醇价格回暖,企业经营效益逐渐改善,完成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 0.0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天福化工、黔希化工等企业是贵州省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案例。

经过多年发展,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焦化为主的传统煤化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煤制乙二醇、煤焦油深加工为重点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特色化工的创新路径

特色化工,作为贵州省推进化工产业振兴、培育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的重要板块。

贵州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晶石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钡盐生产基地;萤石储量约占全国远景储量的三分之一;锰矿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汞矿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优势资源为我省发展特色化工提供了资源保障。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答案就是创新发展。

钡盐化工生产装置水平逐年提高,精细钡盐产品生产技术实现产业化;橡胶加工智能化改造取得突破,在行业内发挥示范效应;自主研发的汞回收利用和汞污染治理技术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当前,贵州省钡盐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化、磁性材料、核电防辐射、高级光学玻璃、电子陶瓷、彩色显像管、手机等高科技领域;以特种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加工产品已出口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镍钴锰等为代表的锰系电池材料为电化学储能产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的商用轮胎生产厂之一,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18%。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贵州省特色化工产业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不断提升。贵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钡盐、轮胎、锰系电池新材料和汞回收产品加工基地。此外,以磷酸铁锂、硫酸锰、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贵州综合广播周香馨)

举报
评论 0